发布时间:2025-03-10 17:34:21    次浏览
中国农村金融报告央妈最强!P2P支农受鼓励!继两会政府报告指出“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的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之后,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中国农村金融服务报告(2014)》,直指普惠金融惠及的最大的三农领域。在延续以往风格和功能的同时,今年的报告着重加强了四部分内容的介绍:一是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资金支持政策十年总结;二是银行间市场首单非金融企业涉 农可转票据创新、“三农”金融债发行、“期权+期货”涉农主体风险管理新模式等涉农直接融资发展及产品创新;三是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相关工作;四是互联网金融支农扶贫创新和实践。关键词一:互联网金融通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正在形成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其他微型金融组织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广覆盖、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功能互补、相互协作,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可得性持续增强。此外,近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普及,通过互联网渠道和电子化手段开展金融业务的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众筹融资、网络销售金融产品、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互联网金融业态也在快速涌现,部分互联网金融组织还在支持“三农”领域开展了有益探索。作为报告唯一入选的P2P惠农企业,宜信公司在1月20日发布了耕耘农村金融的第二个五年计划“谷雨战略”。宜信金融云将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嵌入农户的生活和生产场景,直接实现数据变现,从而根本改变农村金融服务的方式和格局。同时,为了更便捷、更接地气的服务农户,宜信将自建1000个基层金融服务点,围绕农户需求,不断创新业务模式,不仅提供农村信贷服务,还将提供农村支付、农村保险等创新服务。关键词二:村村通2014年,银监会又启动实施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工程,印发《关于推进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的指导意见》,引导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三至五年时间总体实现基础金融服务行政村全覆盖。从北到南、由西部到中部,5年时间里,宜信公司服务三农的农商贷业务已经深入甘肃、四川、云南、陕西、内蒙古等丝绸之路上的十几个城市的63个区县,用扎实、方便、快捷、专业的普惠金融服务开展整村推进计划,满足群众资金需求,践行着金融拉动农村实体经济发展的国家号召。关键词三:产品创新作为四化之一的农业现代化,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不断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宜信公司首席战略官陈欢说:“我们在农村提供小微农机租赁,在农机上装备流量秤,建设物联网,这可以极大降低贷后风险管理的成本。在2014年还尝试了玉米场外期权业务,通过金融创新,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工具,帮助农户降低农产品价格波动造成的影响。”目前,宜信租赁正在推进以流量秤为代表的农村物联网项目。像烘干塔这样动辄上百万的设备,安装一台流量秤,便能对粮食烘干全过程实行全程监控、管理,对烘干过程中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为改良设备、提高效率,提供了更为详实的理论及实践依据。Duang!duang!duang!关键词四:信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作为支持家庭农场、农户、小微企业等农村地区小微主体融资、发展普惠金融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地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抓手和主要内容。截至2014年12月末,全国共为1.6亿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并对其中1亿农户进行了信用评定。已建立信用档案的农户中获得信贷支持的9012多万户,贷款余额2.2万亿元。宜信从2006年成立伊始就带着强烈的信用色彩,“人人有信用,信用有价值”的理念伴随宜信一路成长。至今,宜信历经9载,通过将国际先进的信用管理理念与中国的信用环境相结合,探索和实践了“农村信贷员”、“五户联保”、“大数据风控”等多种信用管理技术,积累了上百万的客户数据。随着宜信互联网金融、大数据及金融云平台的搭建,以及构架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宜信在农村金融大市场中会探索出更多优秀实践,帮助亿万农户享受普惠金融的惠及。